第十四节 辽东急件-《凤穿残汉》


    第(2/3)页

    这不,得知郭图可能流窜到高句丽,张辽立马把脸一虎杀气腾腾道,“余这就点齐兵马向高句丽王讨要袁、郭二獠!”

    眼见张辽起了动武之心,熟知辽东人物风情的田豫赶紧出言相劝,“文远将军稍安勿躁。眼下尚无实证证明袁谭在高句丽,若高句丽王矢口否认此事,将军真要大动兵戈乎?”

    “动兵戈就动兵戈,卢龙军岂会怕他高句丽!”张辽冷哼了一声傲然道。

    田豫见说不动张辽,便向庞统使了个眼色。希望其能说服张辽莫要意气用事。庞统当然也不同意张辽贸然用武力向高句丽施压。不过这并不代表庞统就怕了高句丽。事实上眼下高句丽国比不得后世南北朝时代的鼎盛时期,这个位于苦寒之地的小国虽是野心勃勃,却碍于实力有限始终无法挺进辽东半岛。不过高句丽能在历史上几经起死回生总有其过人之处。先相比乌桓、扶余、鲜卑各族,高句丽人特别善于筑城。其国都“丸都城”就直接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整座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占尽地利。再来就是高句丽国位于后世的吉林地区,当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降临时。没有准备的入侵者必会倒于冬将军的靴下。正是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庞统才坚信光凭武力施压并不足以威慑高句丽,唯有将此蛮夷小国狠狠教训一顿,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齐国逐鹿中原的后顾之忧。

    想到这儿,庞统立马接着田豫的话茬向张辽进一步劝说道,“区区高句丽断不是卢龙军之敌,然其国都地处丸都山之巅,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高句丽王坚守都城。静候大雪封山,则届时卢龙军必死伤惨重,无功而返。”

    张辽听完庞统一番推心置腹的分析,亦不得不承认眼下确实不是同高句丽人耍横的好时节。只是想到袁谭、郭图二人此刻就在高句丽,张辽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道,“难道就放任二獠逍遥?”

    其实关于辽东的局势庞统心中早就有了腹稿。此刻面对张辽质问,庞统回头自信地一笑,“君上曾言放长线钓大鱼,文远将军又何须急于一时。”

    十日后,袁谭在高句丽现身的消息连同庞统关于辽东的奏疏一起摆在了蔡吉的案头。对于袁谭的突然现身高句丽蔡吉并不感到意外。鉴于曹操和蔡吉都是导致袁绍灭国的“罪魁祸”。袁谭选择利用异族来袭扰中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此外考虑到袁谭的谋主郭图年事已高,留给他二人复仇的时间有限,蔡吉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的阴谋极有可能是郭、袁二人孤注一掷的最后反噬。因此在看完庞统洋洋洒洒千余字的奏疏后。蔡吉二话不说便让蔡琰急召贾诩、郭嘉、田丰等重臣来凤阁议事。

    待凤阁八员重臣齐聚一堂后,蔡吉先将辽东的大致情况同说了一通,方才推心置腹地向众人探问道,“诸君对袁谭现身高句丽一事有何见教?”

    面对蔡吉的问计,曾在辽东担任过太守的李敏率先言道,“君上昔年灭蹋顿、诛公孙康威震辽东。高句丽小国寡民岂敢与君上争锋。故臣以为,袁、郭二贼若有心借高句丽之力起事,必先投其所好,助高句丽灭公孙氏。待高句丽吞并玄菟、乐浪诸郡后,再挑拨其与君上为敌。”

    李敏的这番分析让蔡吉顿感眼前一亮,且听她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哦?此话怎讲?”

    “君上明鉴。”李敏一拱手继续解释道,“现任高句丽国川王伊夷模乃新大王伯固次子。伯固死,国长以长子拔奇不肖,便共立伊夷模为王。拔奇不服,率下户三万余口依附公孙度,高句丽遂与公孙氏交恶。而今公孙度、公孙康父子相继枉死,公孙氏新主公孙恭又生性懦弱,难堪大任。若高句丽得袁、郭二贼相助,则灭公孙氏易如反掌。且依高句丽之狼子野心,得玄菟后必剑指辽东全境。此时再由袁、郭二贼从旁挑拨一二,高句丽定然起兵攻齐!”

    作为熟悉辽东事务的权威人士,李敏的分析有理有据赢得了在场君臣的一致认可。此刻顺着李敏的思路,王修跟着进言道,“若是如此,君上可助公孙氏抗击高句丽,逼其交出袁、郭二贼!”

    “亦或是放任高句丽灭公孙。”郭嘉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士元也有此意!”蔡吉颇为动容地点了点头,紧跟着她一面将庞统所写的奏疏递给群臣传阅,一面替庞统解释道,“依士元所言,高句丽深居雪域,易守难攻,需引蛇出洞方可将其一网打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