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魏宫对策-《凤穿残汉》
第(2/3)页
耳听荀彧提起司空丁冲,曹操的面色在不经意间微微一沉。曹操信任谯沛武人,不代表他就能容忍谯沛武人一派独大甚至染指他的继承人。丁冲作为谯沛一系中少有的文胆,在曹操受困当阳期间唆使曹昂接受蔡吉“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十六字倡议,实际上已然犯了曹操的大忌。可是丁冲在明面上享有从龙之功,不仅被谯沛一系公认为功臣,还深得曹操长子曹昂的信任。曹操当初碍于魏国草创,未免内部生乱,方才按捺下心中杀意,没有拿丁冲开刀。反而是为其封官进爵,让丁冲出任魏国三公之一的司空。
对于曹操而言丁冲是个需要除掉的刺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曹操当即便将话题又扯回棋盘道。“卿等皆为孤之股肱,国之栋梁。来,来,来,手谈。手谈。”
荀彧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面前胜负已定的棋局,旋即语气淡然地拱手回敬道,“君上心不在棋盘上,今日还是到此为止罢。”
曹操被荀彧如此一提醒,这才现自己刚才心思全然不在棋盘上,以至于整盘棋局已然杂乱无章。见此情形曹操自然也无心再对弈下去。就见他随手将棋子一丢,怅然一叹道,“据悉齐国折冲府已募得卒武不下七万余人。蔡安贞急于派遣讲武学子入折冲府练兵,必是想令此七万青壮早日成军。却不知文若有何应对之策?”
曹操的问题看似是在向荀彧问计,实质上却是在探荀彧背后世家大族的口风。须知曹操乃是汉末头一个推行屯田制的诸侯。早在昔年征讨黄巾贼的起家阶段。曹操便以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散户、流民到他所掌控的地区开荒耕种。屯田制让曹操获得了稳定的粮仓,让他得以从汉末诸多军阀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称霸一方的霸主。但是曹操的屯田制与蔡吉在齐地推行的均田制和府兵制相比较可就小巫见大巫了。照蔡吉目前对外公布的设定齐国上下共有七十三座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也就是说一旦蔡吉招满七十三座折冲府兵员,齐国就能一下子多出七万多兵马。更不用说这些府兵还都自备驮马、武器等各项军资。
对于曹操而言对付这七万兵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效仿蔡吉也在魏国实施府兵制。但是经过多年的观察曹操深知实施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遥想曹操为推行屯田制已然得罪了不少世家大族。若是再进一步将屯田制升级为均田制,则势必会进一步加深他与世家大族间的矛盾。所以曹操需要先试探一下世家方面的底线,才好制定下一步的对策。
荀彧当然清楚曹操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且见他沉思了片刻,斟酌着回答道,“臣以为府兵制虽妙。然其阻力却有三。”
曹操见状赶紧虚心求教道,“愿闻其详。”
“其一为世家。”荀彧竖起一根手指道,“众所周知齐国募良民为府兵。而为使百姓送子参军,齐主特设均田法。均田给民。然均田给民须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必会得罪世家大族。故此为其一。”
荀彧所说的第一条阻力早在曹操意料之中,所以他仅是点了点头,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何为其二?”
“其二为百姓。”荀彧答道。
“百姓?”曹操眉头一皱脱口而出道。显然荀彧所说的第二条出乎了他的意料。
荀彧却是不急不躁地颔解释道。“正是百姓。百姓虽受益于均田法,一户可获授良田百亩,然参军入伍,终有风险。若天下太平,府兵平时务农,农隙服役,倒也无妨。若战事一起,齐军征调府兵出战,则百姓为躲兵役,少不得弃田而逃,甚至转投世家大族门下充当荫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