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震怒-《混在1275》


    第(3/3)页

    空气中还有些雨意,从他们所站的这里可以看到被围在当中的泉州城的城楼,虽然隔得有些远,陈文龙依旧能看到那上面的旗帜耷拉着,想必周围的叛军士气也高不到哪里去,就凭大营中的人马,能不能一鼓作气拿下?他不禁有些疑问。

    “你是否以为本府这是怯战?”

    “督府用兵严谨,本官是亲眼所见的,怯战应当不至于,不过既然问到了,本官想同督府说句心里话。”

    陈文龙听到他这么赤裸裸地问话,怕他误会自己是来兴师问罪的,斟酌着回答道,金明毫不在意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督府可知,府库中存粮已不及三成,本官来之前多遣人前往两浙等地购粮,能买到多少暂且不提,这么做并未长久之策,二则战事绵延,朝堂诸公亦会心焦,眼下虽然还没有问责之书,本官料定已不久矣。”

    “状元公这是腹心之语,金某感激不已,那某也同你说句心里话。”金明转过头,手指着当中的城池赫然说道。

    “那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若是某有心,不需一日便可灭此朝食。”

    金明的话让陈文龙一愣,他今天所经历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但所有的事情加起来,都不如金明方才这一句话,这分明就是说,战事拖延是他有意为之,为什么?陈文龙知道他还有下文,也不答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

    “在说出实情之前,金某想问状元公一句,若是此敌已灭,这里的所有人当如何措置?”让他意外的是,金明的问题跑得有此偏,让陈文龙不由得想了一想。

    “叛贼伏法,乱情已平,自然是各归各处,督府平叛有功,朝廷绝不会吝惜爵赏,建节封侯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待他说完,金明就摆摆手打断了。

    “你前面说得不错,后头那些,非某所愿,不提也罢。”然后他拿出一个纸卷,看上去写了不少的字,递给了陈文龙。

    “这是......啊!”

    陈文龙不明所以地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吃惊地低呼一声,若不是自知身在军中,他的声音只怕还要大些,金明毫无所觉得沉着脸,那样的反应不出他的意料,为何要对此人说出实情,当然也是某人之前就嘱咐过的。

    这个纸卷上的消息,就是今天金明怒火的来源,同他不一样的是,陈文龙的反应则是震惊,毁书斩使是个什么后果他岂能不知,将会意味着战争的继续,那可是国战啊,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来。

    “这位刘子青某亦深知,可惜了。”陈文龙点到即指,二人的关系他是知道的,当初他就曾奉命核查过。

    “督府这是未雨绸缪,欲为朝廷存下一只可战之兵?”

    这么一来,金明的目地就不言而谕了,大军聚集不易,散去却是简单的事,年初的时候,京师就已经空虚无比,不得不下诏勤王,可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响应的地方寥寥无几,陈文龙猛然醒觉,金明除了这个用意还有借此整饬地方的含义在里头,这样才能解释他今天的怒火。

    “告诉你这些,就是希望你体谅某的难处,福建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一旦朝廷有事,上可进援两浙,下可呼应两广,这个位子某必须留上一段时间,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虚耗了些粮食,状元公可知否?”

    “但不知需要多久?”陈文龙毫不怀疑他的用心,因为如果他有异心,想凭这十来万人造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里头大部分可是畲人,这种事自己来做还差不多。

    “也就这两个月的事了,过此若是无事,本府定会以雷霆之势拔了泉州城,绝不教状元公为难。”

    两个月,陈文龙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如果买粮顺利的话,以府库的余额支撑是没有问题的,金明说得有道理,这件事最坏的结果就是浪费了几个月的粮食,只要最后能安然平叛,朝堂那里是很容易交待过去的,他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

    “既然出了这事,想必朝廷的使者也快到福州了,某与督府就此告辞吧,还望你记得今天的话,莫要拖延太久,徒增百姓负担。”

    “绝不食言。”

    金明冲他一拱手朗声答道,看着后者的背影渐渐远去,他的脸色也慢慢沉了下来,心里总像憋了一口气,郁郁地散不出去,这种感觉让他十分难受,就如同这灰蒙蒙的天空一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