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LV.6-《黛玉义姐不好当[红楼]》
第(1/3)页
离京之前, 林棠已经详细了解了现任宁西大将军高廉的履历过往。
她发现了许多值得额外注意的地方。
现年五十一岁,在军中三十余年的高廉出身并不算显赫,其父至死也不过是四川军中一正四品指挥佥事而已, 其母娘家也只是中下级军官出身。
高廉十七岁入军营,按照本朝军规,是从无品小卒开始做起。在默默无闻了三年后, 他于一次防守战中率部斩杀数百敌军,这时他已是正六品的百户,立功之后再升, 便一跃是正五品千户了。
就是从高廉十七岁到二十岁的这三年,让林棠察觉出了不寻常。
虽说本朝军规是无论出身高低贵贱, 身上有无封荫, 若要在军中有实职,就必要从普通士兵做起, 再按功劳表现往上升任。但朝中武将勋贵之家, 让子嗣先入军营“历练”一二年, 再寻个由头托些关系, 直接给子孙安个六品七品的低阶军职直接带兵也是常事, 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行军作战需要实打实从沙场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真本事, 也需要代代相传的经验。让世代为将之家的子孙起点比别人稍微高些,在经过必要的训练后, 直接让他们带兵, 也是让可用之将能尽快出头的一种方法。不然, 大将军精心培养出来的儿子头一次上战场, 就因保护□□品的上司战死了,说来倒也可惜。[注1]
似是秦朱安这般,真正从无名小卒一刀一枪打拼到总兵的将军确实是少数。
林棠隐约觉得不对劲的是, 能让子孙在军中先行得到提拔的将领至少也是三四品的将军,据她所知,连常子山、赵珂两人的儿子也都是先入军营经过两三年的操练后,才只提拔为从七品。
高廉出身不显,以他父亲生前正四品的位置,哪儿来的那么大能量,让高廉一跃成了正六品百户?
她又翻阅高廉父亲和祖父的履历,发现高家乃世代为西宁郡王一派的部将。
但这也不能说通高廉的升迁速度。
西宁郡王乃开国四异姓郡王之一,麾下多少部曲,哪儿能都得到西宁郡王后人的注意?
难道说,这高廉真是本事非凡?
可如果他和秦家舅舅一样真有本事,怎么会三年皆无任何战绩,直接升为正六品呢。
林棠索性直接问皇上:“高大将军的父亲是否对西宁公有恩?比如救命之恩这样的大恩?”
若皇上说没有,她只能猜高廉是西宁公的私生子了。
西宁公今年六十三岁,高廉则正好五十。虽两人只差了十三岁,但这时代大家族十三四岁的男性有性·生·活很常见,贾宝玉还不到十三四岁就和袭人发生关系了,非要说西宁公和高廉有父子关系,年龄也对得上。
而且西宁公还把嫡亲的女儿许给了高廉的亲弟弟,现在陕西提督手下,任正三品陕西指挥使的高庆。
皇上对林棠敏锐的直觉很满意,笑道:“高廉和高庆之父因替西宁公挡箭而死。”
他也是登基后仔细调查才得知此事的。
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林棠欲退回偏殿再去自行思索,皇上却来了兴致,赐座让她坐下,问:“你还看出什么了?”
能得一国之君亲自指点教导对臣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这可能也是一场考试,林棠忙端正态度,说:“臣发现,高大将军每次升迁都似恰到好处,无可挑剔,每三到五年便能因资历升迁,或因立功升一两级。但细究起来,战事不可预测,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高大将军如何能每次都平稳立下升一两级的功劳?”
她从袖中拿出做的笔记:“臣看了其余数位总兵、提督的履历,大凡能在军中做到这个位置上的,至少有一二可值得称道的大功,比方江西周提督,三十三岁于福建沿海率部斩杀上前倭寇,云南白总兵镇压过当地四回叛乱,湖北鲁提督治理了整整十年水匪,还有承平陈总兵,历年都有防守边境之功。但高大将军成为总兵之前,从无此等功劳,只在西宁公称病欲卸任的前一年,率军斩杀八千敌军,顺理成章的接任了西宁大将军一职。”
皇上在龙椅上并未开口,林棠便继续说她在高廉履历中发现的疑点:“再观别位将军的履历,从四品到三品,或从三品指挥使到二品提督、总兵之间,若无不得不晋的大功,至少也要等上几年,上头的职位有空缺了才升。而高大将军在正四品指挥佥事上三年,便升了从三品指挥同知,又三年,便升了正三品,又不到两年,便升了从二品总兵,在总兵上只两年,又立下大功,又一年,西宁公卸任,他接任了宁西大将军一职,就好似……”
见林棠犹豫不敢说,皇上笑道:“你尽管说就是了。”
林棠方道:“就好似他这一路升迁都是被安排好的,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接任宁西大将军一样。”
听到她如此回答,皇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现年正好五十岁,却已任宁西大将军足有八年的高廉,生得端正严肃,看上去一派正气,并不似林棠在皇上面前推测的那般,是靠暗箱操作上位的人。
第(1/3)页